(来源:佛山市金属材料行业协会)
据中新社报导,德意志银行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5日发表最新研究报告指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强,或预示着人民币将开启长期升值周期。德银更研究预测至2025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至7.0,到2026年底升值至6.7。
德意志银行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熊奕指出,随着贸易紧张局势改善,人民币汇率或将迎来趋势性转折点。
尽管美国对华关税壁垒有所抬升,但中国出口表现强于预期,对非美地区出口的增长有效对冲了对美出口的下滑。与此同时,市场对人民币贬值预期降温,出口企业结汇意愿回升,进口企业外汇购回需求相应减弱。这一系列调整推动近几个月贸易项下外汇净流入规模稳步扩大。
基于上述原因,德银研究判断,人民币汇率有望逐步修复与贸易摩擦相关的贬值压力。实际上,这一修复过程自7月起已初现端倪,不过汇率回归均衡水准仍需时日。此外,中国股市资金流动也有所改善,交易数据显示,8月起北向资金流动规模显著回升。
德银研究预测,至2025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至7.0,到2026年底升值至6.7。德银表示,人民币汇率将在年底前走强。一方面,由于出口具有季节性特征,且年底利润回笼需求旺盛,第4季度通常是出口商集中结汇的旺季。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升值,可能触发出口商加速结汇的正反馈。另一方面,当前市场对美元兑离岸人民币的做空押注处于近几个月低位,为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走强预留了空间。此外,通胀预期的改善也是影响人民币长期升值走势的关键因素,一些积极迹象有望推动人民币回归长期升值趋势。
此前报道,9月8日晚间,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中国人民银行与欧央行、瑞士央行、匈牙利央行续签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2025年9月7日至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出席国际清算银行行长例会期间,分别与欧洲中央银行行长拉加德、瑞士国家银行行长施莱格尔和匈牙利国家银行行长沃尔高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并就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以及双边金融合作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其中,中欧双边本币互换规模为3500亿元人民币/450亿欧元,协议有效期三年;中瑞双边本币互换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170亿瑞士法郎,协议有效期五年;中匈双边本币互换规模为400亿元人民币/1.9万亿匈牙利福林,协议有效期五年。
央行表示,上述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续签,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双边货币金融合作,促进中国与相关经济体的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据了解,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是指一国(地区)的央行(货币当局)与另一国(地区)的央行(货币当局)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一方可以一定数量的本币交换等值的对方货币,用于双边贸易投资结算或为金融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到期后双方换回本币,资金使用方同时支付相应利息。
免责声明: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article_adlist-->富牛网配资-富牛网配资官网-配资炒股网站官网-外盘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