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韩金序 乔芮)9月28日,广东省疾控局发布最新监测信息显示,9月21日0时至9月27日24时,全省新增报告3153例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随着国庆假期临近,不少人计划前往广东旅游、探亲,当地基孔肯雅热疫情是否会影响出行?感染风险如何?重点人群该如何防护?
2025年8月,志愿者开展蚊虫消杀工作。广东省红十字会图
“广东并非基孔肯雅热传统疫区,此前该病多以输入型为主,但后续可通过蚊虫本地传播”9月29日,武汉医学会感染病分会主任委员、武汉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赵雷表示,国庆期间前往广东,健康人群无需过度恐慌,但须做好预防措施——南方与北方气候差异显著,“北方秋天已难见蚊子,可广东、海南等南方地区此时仍有蚊虫活跃,而基孔肯雅热的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做好防蚊是阻断感染的关键。”
虽然基孔肯雅热对人群普遍易感,但多数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后呈自限性,可完全康复。赵雷特别提醒,年老体弱人群、孕妇、婴儿、免疫功能低下者及有严重基础疾病者需格外警惕,这类人群感染后可能发展为重症,出行前更要做好安全防护。
防护别只靠驱蚊产品,物理隔绝最关键
提及防护措施,不少人会想到驱蚊贴、驱蚊喷雾、驱蚊膏等产品。赵雷肯定了正规驱蚊产品的辅助作用,但强调其防护存在“时效性”,“不能依赖单一产品,需多途径做好防护,物理防护和环境防护尤为重要。”
赵雷建议,出行时优先选择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住宿优先选带纱窗、空调的酒店,睡前排查蚊虫;若在景区停留,避免坐卧草丛、树荫等蚊虫密集区域,尤其避开清晨7-9时、傍晚5-7时这些蚊虫活跃时段。此外,环境清洁也不容忽视,“蚊虫繁殖依赖水源,旅行途中要注意清理垃圾,不遗留积水容器,从源头减少蚊虫孳生。”
赵雷补充:对孕妇和婴幼儿应尽量以物理防护为主,谨慎使用化学驱蚊产品,即使使用也应选择刺激性小、安全性高的产品。
出现症状别自行用药,气温转凉仍需警惕蚊虫活跃期
若国庆期间在流行区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疑似症状,能否自行服用感冒药或退烧药?赵雷明确这种做法不可取:“首先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明确是否为基孔肯雅热,然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
赵雷进一步解释,一方面,基孔肯雅热急性感染者具有传染性,自行用药可能遗漏隔离环节,不利于疫情防控;另一方面,未经诊断可能延误重症风险排查,“就医后若确诊,需根据防控要求进行防蚊隔离和治疗。”
随着国庆期间气温逐渐转凉,基孔肯雅热疫情是否会随之缓解?赵雷表示,该病的走势与蚊虫活跃度直接相关,“气温下降会导致蚊虫减少,疾病传播范围和效率都会降低,但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等热带亚热带区域)蚊虫活跃期比北方更长,不能掉以轻心。”
“即便国庆后返程,若发病前12天内曾前往疾控部门通报的该病流行区域,仍需持续监测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特别是发热伴有关节痛和皮疹’,应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疫区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避免病毒跨区域传播。”赵雷提醒。
富牛网配资-富牛网配资官网-配资炒股网站官网-外盘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